|
|
 |
图书简介: |
 |
书 名: |
近代中国公司法制的变革与实践 |
作 者: |
张玲玉 |
出版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年
7月
|
价 格: |
62 |
|
作者简介: 张玲玉,1987年出生于河南信阳,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比较法律文化。在《法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新书简介: 本书以近代中国公司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以1904年《公司律》、1914年的《公司条例》、1929年《公司法》和1946年的《公司法》为主线,梳理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公司法制的变迁史,结合近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和近代中国公司法的变革,试图阐释近代中国公司法变革发生的原因、形态和其实践的图景,回应公司制度引入中国之后未能发挥实际功用的“中国公司之谜”问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 已有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中国古代“公司”的早期形态及其规范 第一节 “公司”在中国的词义变迁 一、“公司”词源考 二、“公司”的多重含义 第二节 中国古代“类公司”组织及相关规范 一、家族和宗族 二、合伙制 三、行会与公所 第三节 明清商帮的内部管理及规范 一、晋商的内部管理及规范 二、徽商的内部管理及规范 三、清末股份制公司的萌芽
第三章 晚清《公司律》的制定及商业实践 第一节 制定背景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二、振商、保商的思想环境 三、收回利权的立法需求 第二节 《公司律》的制定 一、经济法制的改革 二、效仿西法的立法指导思想 三、股东有限责任的确立 第三节 《公司律》的贯彻实施 一、公司登记注册情况 二、公司章程所见收回利权运动 三、浙路公司事件 第四节 未颁布之《公司法》草案 一、《志田案》 二、《改订商律草案》
第四章 北洋时期《公司条例》的制定及商业实践 第一节 制定背景 一、商人参与革命与立法 二、政府发展实业的需求 三、战后民族工业的短暂繁荣 第二节 《公司条例》的理论基础 一、立法的经过 二、关于《公司条例》的后期讨论 第三节 《公司条例》的运用及实践 一、大理院对《公司条例》的适用与解释 二、公司注册和规模的增长 三、股份制公司的实践 四、商务纠纷与商业秩序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司法》制定及商业实践 第一节 制定背景 一、南京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垄断 二、统制经济的形成 第二节 1929 年《公司法》的制定 一、立法的经过 二、公司“营利”属性的回归 第三节 1946 年《公司法》的制定 一、有限公司的创设 二、外国公司在华的地位问题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司发展 一、1929 年《公司法》的实施状况 二、“与民争利”的国有大公司
第六章 破解“中国公司之谜”的二重维度 第一节 忽视对传统商业习惯的传承 一、传统商业习惯的主动继承和被动继承 二、融合传统投资观念与近代公司制度的“官利” 第二节 国家权力的过度干预 一、晚清官督商办企业中的官权与商利 二、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有公司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公司律》
|
|
|
|
 |
相关作者文章 |
 |
|
|
|
|
|
 |
相关作者图书: |
 |
|
|
|
|
|
|
|
|
|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春风,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沃土上,《资本市场法治网》今天正式开通了!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喜事。..
.[全文] |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民商法博士。兼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文] |
|
|
|
|
|
|
|
|
书名:營商的法律與倫理環境 作者:Timothy L. Fort 著 - 刘俊海 主译 |
|
|
|
|
|
|
|
|